我司检出**电厂500kV罐式避雷器故障
2009年3月7日,应新东北电气公司(原沈开)的邀请,我司技术人员携带JH3000-2型SF6电气设备分解产物检测仪前往**电厂,对同批次的8台500kV罐式避雷器进行检测,发现有7台的SO2、H2S含量都很高,CO少量,仪器专家系统诊断认为该气室严重放电性故障,但未涉及固体绝缘材料的分解,应尽快停电检查;一台SO2:8.2µl/L,H2S:2.5µl/L,CO也少量,仪器专家系统诊断认为该气室存在局部放电,建议半年内复检,以策安全。
目前电力行业对避雷器的常规检测项目主要有阻性电流、容性电流和全电流电流。在发现避雷器异常后,进行常规项目和超声波局部放电测试,结果均正常。在当晚的分析会上,就这批避雷器质量有没有问题和要不要停电解体检查?展开了深入的讨论。我司专业人员根据分解产物的含量和特征组分情况,经过综合诊断认为该设备内部存在严重的悬浮电位放电,同批次的产品存在共性,应尽快停电检查。
随后在现场对某一线路的A、B两相避雷器进行解体检查,发现两相内部都存在大量灰白色粉末(见图1,图4),A相均压屏蔽罩有一个对壳的放电击穿的孔(见图2),罐体内腔对应均压屏蔽罩的击穿部位有明显的放电(见图3)。
图1

图2

对避雷器芯体解体发现,一柱电阻片芯体有松动现象(见图5),电阻片穿芯杆的金具和碟簧、垫片之间有非常明显的电蚀现象,其中电阻片穿芯杆的金具和碟簧接触面之间已电蚀出缺口,碟簧和垫片已烧蚀变形和蚀损(见图6)。
图3

图4

图5

图6

其余避雷器运回生产厂家进行解体检查,故障情况与B相相似。
经分析,这批避雷器的故障原因是由于在装配避雷器芯体时,电阻片穿芯杆的金具没有压紧,在运行中不断振动使金具、碟簧和垫片之间松动,产生悬浮电位放电放电,使SF6气体分解产生SO2、H2S的同时,且与金具、碟簧和垫片等金属反应产生了大量灰白色的金属氟化物粉末;由于这些金属氟化物为极性物质,在电场作用下不断运动,当粉末漂浮到带电部件与罐体内腔之间达到放电条件时,将引起对壳放电。
通过这次避雷器故障的检测,再次表明应用分解产物含量测试能有效地诊断SF6电气设备内部故障。我司对用户的快速反应和高质量的专业服务,深得用户的赞赏!